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章搜索:
学校资讯
首页.>>学校资讯>>校园快讯>>
“剧”精彩,“声”入心
发表时间:2024年05月27日 浏览数:

表演“剧”精彩

情感“声”入心

温州市第三十六届

中小学艺术节比赛场上

师生们载誉而归


“剧”精彩


2024年5月18日,我校课本剧《成长,在路上》在温州市第三十六届艺术节戏剧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参赛队员名单



高一(4)班张子晨、林筱谦、常奥翔

高一(9)班叶京铭、黄俊皓、洪妍

高一(16)班曹睿轩、陈钒瑜、林冠宇

指导老师:方娇艳、徐乐平、郑丽娜



参赛感言



得知获得一等奖的瞬间,我感到一种苦尽甘来的欣慰。排演初期,剧本创改了一稿又一稿,随之清晰起来的是我们对“真正的成长”主旨的把握。主旨是戏剧的归宿,而逻辑是它的关节。后期的每一次排演,我们不断微调细节使其服从整体逻辑,致力于呈现一个完整的舞台。排练,于我而言也是和同学们的一场成长,回过头,一路的付出都很值得。

——高一(4)班 林筱谦

“再来一遍!”“身势再来一次!”“对话,再来!”一次又一次,这样的话,这两周里都不记得听了多少次。细抓动作,调整语调,变换走位,雕琢每一处细节,像是在走重复的程序,又像是在不断灌注灵魂。每一次的“再来”都是在既定的动作中发掘与角色的合一相容。这短短几天,我观望“她”,走近“她”,成为“她”。虽呈现的是家庭小事,社会小事,但却拥有最最动人心弦的力量。踏上舞台之后,每一步都不再是我,而是一遍一遍之中成就的“她”。

——高一(16)班 陈钒瑜



指导师感想



参赛作品《成长,在路上》改编自2019年浙江省大学生艺术节一等奖小品《长大》,演绎过程中,我们发现原作品温情有余,却并不能充分引发共情。于是参赛队员们对剧本重新孵化,改编创作出更能引起共鸣、更贴合当下生活、更具有情节冲突的作品。亲身参与到创作中,让每一位队员更贴近人物角色,剧本演绎生动自然,为最后的好成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语文组 方娇艳



“声”入心


我校朗诵作品《永恒的誓言》荣获温州市第三十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市直组一等奖;温州市第三十六届中小学生艺术节朗诵比赛决赛中获得二等奖。





参赛队员名单



高一(2)班 张乐和

高一(9)班 吴昊

高一(8)班 戴林铠

高一(16)班 何可然

指导老师:郑丽娜、徐乐平、方娇艳



参赛感言



参与朗诵比赛,对于从未接受过专业训练的我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在老师无数次专业而细心的指导下,我逐渐能够融入到作品之中,倾尽全力去体会那些革命英雄的内心的坚定和无畏。每每在宣誓过后,我的心绪澎湃不已,久久无法平静。这样一次难得的经历,让我发自内心的爱上了语言艺术,我将坚持这一份热情,用心灵去感受,用声音去表达。

——高一(16)班 何可然

我深感荣幸,学校给予了我这个宝贵的机会,让我从个人视角,向大家展现我们22中朗诵队的独特魅力。

在朗诵队的排练过程中,我们从未感受到压抑或拘谨,反而被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所包围。当然,这离不开我们老师的精心指导。尽管她们并非专业的播音教师,但朗诵技巧却丝毫不逊色。她们注重每位队员的个性与特色,以独特的教学风格和认真的教学态度,使我们朗诵技巧得到迅速提升。比赛前夕,她更是关心备至,让我们感受到如家般的温馨。

在这个充满爱与温暖的朗诵队里,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朗诵知识,还结识了众多性格各异、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一同成长,一同追逐梦想,共同铸就了属于我们的精彩篇章。

——高一(8)班 戴林铠



指导师感想



指导学生参加艺术节朗诵比赛,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见证了这些完全没有朗诵基础的学生们是如何一步步迈向成功的。他们每天利用大课间30分钟见缝插针,他们放弃午休时间投身训练,一次次磨稿合作、又一次次推翻重来。

他们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态度,展现了二十二中学子非凡的毅力和决心。这份努力不仅让他们在朗诵技巧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让他们在精神层面获得了成长。

我为他们的坚持和付出感到骄傲,也为能陪伴他们成长而感到幸福。

——综合组 郑丽娜



在不同的天空下

展翅自由地飞翔

二十二中的舞台

自由,快乐,美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