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文章搜索:
学校资讯
首页.>>学校资讯>>校庆专题>>
“忆回校园·祝福母校”校友佳作(七) |扎根 作者: 缪依窈(2020届校友)
发表时间:2022年02月17日 浏览数:

作者:缪依窈,2020届高三(15)班毕业生,就读于浙大城市学院。

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我们把它叫做扎根。

我是二十二中2020届的学生,高一入学军训的时候是由洞头女民兵连的官兵带训的,军训期间,除了军姿仪态的练习,班级团队凝聚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入学时,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老师在全体学生大会上说到的高中阶段要“奋战一千天”。回首这一千天,时间过得很快,却又很充实,这是一段我和一群人一起努力,一起“扎根”的时光。

我和高一(6)班及高三(15)班的老师同学们一起努力过。高一入学时,我进入了高一(6)班,一个偏理科的班级,老师同学们都是偏理科的逻辑与理性,后来分班,我去了“大文班”,一个非常细腻与文艺的集体。我的语文老师张萧在第一次给我们上课前就说“老师在与学生的朝夕相处中,会不知不觉的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我想,是这样的。仍记得数学孙永彬老师永远要擦得很干净的黑板和那句解题时的“做完儿了已经”,英语叶素芳老师的“小豆腐干”和口诀“俺不能死ambulance”,地理张嘉老师那句“说说你会点啥”等等,这些都成为了我现在脑海中关于二十二中最特别的那份回忆。老师们的口头禅,思考问题的习惯,上课的细节,对答题格式甚至于草稿本列式的要求,都是我高中毕业以后,最忘不了的东西,我想这就是我在母校那段沉默的时光里得到的宝贵财富。班集体里的同学们,友爱、互助。那些年我们一起早起,一起学习,一起在走廊背书,一起相约办公室问问题。互相带饭,为洗头与时间赛跑;相约谈心,为解压去操场跑步。入校前我说,我要在毕业前走遍学校的角角落落;一千天后,母校的方方面面都留下了我的独家记忆。

我和团委学生会的“家人们”一起努力过。高中阶段在团委纪检部、组织部、主席团的任职经历,在我的学生干部生涯中“扎根”。可以说,二十二中的团委学生会,从指导老师到工作氛围再到共事的同学们,都是非常与众不同,且对我产生深刻影响的。仍记得当时的团委书记郑姿姿老师对我们说,学生干部要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在此之后,无论是在何方任职,这句话都是我处事的准则。母校的团委学生会工作体系也在我心底“扎根”,大学的工作中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会下意识的回想起高中的工作模式。

开篇的那段话,初闻于我们高三阶段的一次年级大会,是段长郑小勇老师嘱咐我们的话。当时的我很迷茫,和周围的很多同学一样会怀疑自己,觉得自己的努力不值得。一年半后的我回想起这三年在二十二中的时光,我想告诉当时的自己,这是值得的。

我在母校的日子,是一段段沉默与荣誉交替的日子,这整合起来的沉默时光,在我的人生中“扎根”。属于二十二中的独家记忆,将在心底发芽,留下印记。


微信扫描二维码关注学校公众号,了解更多相关咨询。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