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群缝里挤着、挨着、抹着,像干瘪的豆腐丝似的。黑压压的人群人头攒动,时而夹杂着陌生的言语,推搡之间,将我推开半丈来远。我一个趔趄,好不容易稳住了身子,算是逃离了这座黑魆魆的囹圄。
异乡给了我冷冷的一击!
秋风吹着空旷的夜也吹着我,街旁是一排赤杨,疏远地保持着一段潮湿而欲滴的距离。这是异土才会有的树木,江南显然是不会有的。延伸着的大街像一排工整的五线谱,人、车、屋组成一连串乐符,密密麻麻排列着,在我心上奏过。那陌生的跌宕呵——你在奏一支什么曲调?
没有人回答我,不过是我的自言自语。
鳞次栉比的房屋之间,树木熠熠生辉,流光溢彩之间,颇有些“东风夜放花千树”的韵味,却让我觉得这热闹并不属于我。这一切,更让我怦然想起可爱的故乡来。
故乡是娇羞的,是明朗的,全然不同于异乡这怪异的朦胧。耳畔,是那嘈杂聒噪的陌生方言,这让我更思念江南那蜜饯似的软声吴侬;那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入口却是吃不惯的古怪口味、这让我更思念巷尾那喷香的镶着金边的灯盏糕;亦或是那如白云般的,缀着如绸缎般的蛋丝紫菜的长人馄饨……
味道说不清道不明,我只觉得入耳的是一缕慰藉,入鼻的是一丝温暖。异乡似乎并不那么冷了!
行在那陌然的土地上,如黑天鹅丝绒布般的夜幕上挂着淡淡几缕雾霭。在那隐约之间,母亲的脸在那雾色中一闪而逝......
河畔的路灯落寞地倾斜下一汪银光,心间那份惆怅与思念,在那滂湃的银光下微微颤抖着。那条河流是否又流向那水墨画似的水乡?
让我是一片江南的柳叶吧!愿那秋霜染上一抹枯黄,让那微寒的流水轻轻行过,在一片夕烧与铮铮的流水之中,淌回那半干半醉的故乡。
点评:身在他乡,心在故乡!作者笔下的故乡是可感,可闻,可触的。作者笔调舒缓却不失激情,情感张弛有度,异乡的冷落之感为温暖的记忆作垫,文章的层次感就有了! (指导老师:傅明乔)